做外贸久了,你会发现一个事实——
获客永远是主线,但“怎么获客”一直在变。
十年前我靠展会、黄页、群发邮件接单;
后来靠 Google、LinkedIn;
现在是多渠道组合。
期间我试过几十种外贸获客软件:有的真能提升效率,有的完全浪费时间,还有一些需要结合方法才能达到效果。
下面,我就从真实经验出发,把常见几个问题拆开讲清楚。推荐阅读:3 个月 200 单!外贸小白用这个工具轻松开拓全球市场!
外贸获客软件我大概分三类:
比如企业信息数据库、海关数据、公司搜索工具等。
这类软件的作用只有 2 个:
帮你节省找企业的时间
让你看到企业基本情况
但别想拿到数据就能自动出单。数据只是“地图”,真正让你成交的是:
能不能判断出对方是不是你的目标客户
能不能挖到采购的邮箱/LinkedIn
能不能写出让人愿意回复的开发信
能不能持续跟进到对方真正需要你
我自己用过不少软件,直到这两年,我开始倾向用能把搜索、过滤和企业洞察串一起的工具,比如 AB客 那类一体化搜索平台,原因很简单——
以前我要开三四个网站才能查的信息,现在一次搜索就够了,效率确实高。
但还是那句话:软件是工具,方法是能力。
这类软件很看使用者水平。
例如一些支持 Google 深度搜索、社媒反查、站点信息提取的工具,用得好,可以在一个陌生行业里很快定位到竞争对手的客户、经销商或者采购关键人。
我一开始用这些工具的时候,完全不知道要按“国家 + 行业 + 应用场景”来搜索,效率极低。后来懂了搜索逻辑,某一次我用 30 分钟找到了德国某顶级 OEM 的技术负责人邮箱,直接拿下一个 18 万美金的订单。
同样的软件,不同的人用,结果差 10 倍。
比如:
邮件群发
LinkedIn 批量外展
自动写脚本
CRM 跟进提醒
网站自动询盘分发
我个人认为:
对于有固定获客流程的公司,这类软件有用
对于刚入行的小业务员,反而容易误伤账号、邮箱甚至品牌形象
你的内容不行,自动化会让更多人更快地把你拉黑
软件永远是效率工具,不是成交工具。
以下是我自己 2023—2025 一直在用且能稳定产出询盘的渠道,从效果和稳定性看,这是最真实的排序:
核心优势:精准、高质量、成本低。
我自己从十年前开始做 Google 开发,现在依然是我最稳定的询盘来源。相关阅读:2025谷歌搜索指令+SEO,快速精准挖出海外大客户(附指令大全+避坑指南)!
关键不在于工具,而在于搜索逻辑:
核心词 + 应用场景
核心词 + 国家
竞争对手品牌 + distributor
产品名 + importer
产品名 + tender/bidding/project
比如做泵阀的,我会搜:
“centrifugal pump distributor Germany”
“water treatment EPC Malaysia”
“butterfly valve project bidding Saudi Arabia”

现在我一般会配合一个整合型搜索工具,比如 AB客 的全球搜索,用它找企业官网、收录邮箱、LinkedIn,一次性拿到采购线索,效率比自己敲一堆搜索语快多了。
但依然是那句话:搜索能力比软件重要。
网站是外贸人的“24 小时业务员”。
2024—2025 这两年我最大的感受是:
独立站不再是选项,是标配。相关阅读:什么是独立站?独立站是什么?如何创建一个独立站?
但注意,不是所有网站都能产生询盘。要出询盘必须做到:
速度快(全球打开在 3 秒内)
产品页细节极丰富
有案例 / 认证 / 工厂实力
有博客引流(AI 搜索时代更重要)
SEO 结构合理
有可追踪的表单和邮件配置
我自己维护的独立站现在一个月稳定能收到 40—60 个自然询盘,全靠 SEO + Google 搜索带来的目标访客。
网站建设我用的是 AB客 的智能建站系统,原因其实很简单:我不想再折腾 WordPress 的插件和服务器,非常耗时间;它给的模块比较适合外贸,SEO 结构也比较干净,这点省了我不少精力。

千万别把 LinkedIn 当朋友圈,它是一个专业的展示舞台。
我自己目前 LinkedIn 带来的询盘不算多,但质量非常高,因为:
看到你的人一般是行业内从业者
他们有明确需求才会回复
他们对工厂背景/技术文章反应更强烈
最有效的做法是:
每周更新 1 篇专业内容
展示案例和现场图
不“骚扰式”加好友,先互动
用工具查关联企业(比如 AB客 的全球搜索)
LinkedIn 是一个 “抛砖引玉” 的渠道,你越专业,来找你的人越精准。相关阅读:如何在LinkedIn上建立有效的商业网络,挖掘高精准外贸客户?
不是为了“火”,而是为了信任。
我做机械类产品,把设备开机、测试、打包、出货过程录成短视频,结果:
出货视频被多个客户收藏
很多询盘是因为“你看起来是真工厂”
性价比极高(1 个视频成本不到 50 元)
视频不是文案,真实拍摄比精修更有效。
海关数据有用,但不适合新人。
因为需要你有:
判断采购模式的能力
判断供应商结构的能力
拿到数据后主动开发的能力
我一般会用海关数据来核实大客户的采购量和周期,而不是直接拿来发邮件。
我只会把它当作:
新产品测试渠道
低成本获客补充渠道
但不会依赖。
很多刚做外贸的朋友问我:
“钱不多,怎么获客最划算?”
我直接给一套低预算优先级:
✔ Google 主动开发(成本最低)
✔ LinkedIn 个人号
✔ YouTube/TikTok 实拍视频
✔ 免费企业数据库 + 搜索工具
这类方式成本非常低,主要投入是:
时间
搜索能力
内容能力
但能带来最直接的询盘。
✔ 独立站 + SEO(长线但稳定)
即使预算有限,也建议至少有一个基础版的外贸网站。
一个长久可重复产出的渠道,胜过不停购买广告。
我现在的网站就是把基础 SEO + 产品分类 + 案例搭好,让它自己自然生长。
AB客那类工具型建站就够用了,不要追求太 fancy。
✔ 海关数据
✔ B2B 平台
✔ 自动化邮件
这些属于“放大器”,但不适合新手起步。
软件帮你找到方向,不帮你成交。
你不展示实力,客户不会理你。
外贸成交不是靠第一封邮件,而是持续触达。
真正能提高成交率的,永远是产品 + 内容 + 方法。
外贸获客软件不是奇迹药,是效率工具。
真正的获客能力来自“方法 + 执行”。
截至 2025 年最有效、最稳健的线上获客路径是:
Google 主动开发 → 独立站 → LinkedIn → 视频内容 →(选做)海关数据
预算少时的优先级是:
搜索开发 ≥ LinkedIn ≥ 独立站 ≥ 视频内容 ≥ 其他工具
至于工具,我自己更看重能把搜索、建站、客户信息整合到一起的轻量平台。
比如 AB客,就是我常用的一个辅助工具,用来查企业信息、做简单建站、找联系人,它更像一个“工具箱”,替我节省了不少找数据的时间。
但请记住:
工具只是辅助,你的专业度才是真正的获客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