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的全球贸易环境下,外贸人要想精准开发客户、验证供应商、掌握市场趋势,海关数据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。面对众多国内外平台,从官方统计到企业级提单数据库,到底该如何选择和使用?本文将结合最新数据和实操经验,系统整理了最常用的8个海关数据查询平台,附详细操作步骤和落地技巧,帮助外贸业务员和团队快速上手,直接找到目标买家、分析市场容量并提升开发效率。相关阅读:从0到1,外贸新人利用海关数据开拓海外市场全流程!

官网:https://stats.customs.gov.cn/ (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查询)
核心用途:官方的中国进出口统计(按月/年),支持按HS编码、贸易伙伴、贸易方式、发货地/收货地等维度筛选;适用于市场规模/趋势判断与合规性核查。
什么时候用:做中国出口/进口市场整体容量、趋势、季节性分析;核对官方统计口径(学术/投标/合规)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进入网站 → 选择“数据查询”或“统计月报”。
在“商品编码(HS)”处输入 6/8 位 HS 编码或商品关键词(若不确定,可先用关键词搜索,找到对应 HS)。
选择时间范围(年/月)和贸易方式(出口/进口/转口)。
导出 Excel 或截图用于内部分析。
使用技巧:官方口径是“申报值/申报量”的汇总,适合宏观层面;若要找公司级明细需用商用明细库或第三方抓取数据。

核心用途:全球最权威的官方贸易统计库,覆盖近 200 个国家与区域、历史数据可追溯数十年,适合跨国比较与长期趋势分析。
什么时候用:国际市场规模对比、宏观品类趋势、做国家间贸易平衡分析或学术/报告用数据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打开 COMTRADE → 选择“Data” → “Query”。
选择报告国家、贸易伙伴、商品(HS)和时间(年或多年)。
可选择“value(美元)/quantity(重量)”输出。
下载 CSV 或通过 API 拉取(适合自动化报表)。
使用技巧:UN 数据为官方申报的汇总,不包含企业级的提单/货主明细;要做客户名单挖掘需要配合商用海关明细平台。

核心用途:覆盖全球的商用贸易明细与企业级线索,擅长供应链透明化、竞争对手追踪、供应商发现。界面有可视化与 ML 驱动匹配。
什么时候用:要找到特定公司的进出口记录(买家/供应商/货量/船期)并做尽职调查或竞争情报时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注册并登录(通常是付费订阅)。
在搜索框输入“公司名 / 品名 / HS 编码 / 船名 / 港口”。
使用过滤器缩小时间、国家、运输方式(海运/空运)。
导出公司清单、交易明细,或建立监控/预警(跟踪竞争对手的最新入境/出货)。
使用技巧:对中大型公司和跨国供应链非常有效;若需要极细粒度(如部分国家的保密申报),可能会有缺失,建议和其他平台交叉核实。

核心用途:专注于美国(及部分其他市场)海关的提单级数据,常用于找进口商/供应商、监控对手发货频率与货值。平台常宣称拥有大量美国企业与提单数据。
什么时候用:当目标市场是美国,想直接追踪美国进口商的采购记录与供应链来源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注册并购买适合的订阅计划。
使用关键词/HS/公司名搜索,注意选择“US import”或“US export”。
浏览 B/L(Bill of Lading)项,获取承运人、船名、发货方、收货方、货物描述与到港日期。
导出 CSV 并用作外呼名单或尽调依据。
使用技巧:ImportGenius 的优势在于 B/L 详情(可看到发货方/收货方);但要把“货物描述”翻译成 HS 编码,往往需要人工校验关键词匹配。

核心用途:覆盖 200+ 市场、强调官方申报源与大范围抓取,适合企业情报、渠道拓展与合规分析。
什么时候用:需要多国(包括南美、亚洲、欧洲)企业级进出口记录且希望数据标准化时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联系销售/注册试用(通常是企业客户为主)。
在平台输入国家/HS/公司名/时间进行检索。
使用其数据可视化与导出功能生成市场热度、买家名单或货量趋势。
使用技巧:Datamyne 在中南美与拉丁美洲市场数据覆盖上有优势,适合寻找该地区买家的外贸公司。

官网(产品页):https://www.spglobal.com/market-intelligence/en/solutions/products/piers
核心用途:美国水路贸易的提单级数据库(历史数据、船名、航次、提单明细),对做美国/拉美航线与海运链路分析非常有价值。
什么时候用:需要严肃的海运/港口流向、进口商/出口商名字和港口流量数据(例如港口分析、物流线路优化)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联系 S&P / PIERS 销售获取演示与报价。
在平台按港口/货主/船名/日期查询提单级条目。
导出以供物流或采购部分析(例如计算某供应商的月度供货频次)。
使用技巧:PIERS 的优势是对 U.S. waterborne trade 的覆盖深度与历史长度(可回看多年数据),但通常价格偏企业级。

ImportYeti 官网示例(社区工具、以美国产品/提单为主):https://www.importyeti.com/ (或通过搜索引擎访问镜像)
ImportKey、RevenueVessel 等为中小企业/卖家提供相对低成本的美/欧提单搜索与名单挖掘。市面上还有很多新兴替代品(2024–2025 年增长明显)。
什么时候用:外贸初创或中小团队需要低预算获取进口商线索与供货来源时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注册(部分工具有免费额度)。
用关键词或 HS 进行检索,浏览企业联系人和提单样本。
将结果导出,做冷链外呼或 LinkedIn 定向打点。
使用技巧:这些工具成本低、上手快,但覆盖深度与数据清洗程度参差不齐,建议交叉验证同一目标在多个平台上的信息一致性。

核心用途:面向中国外贸企业提供“海关数据+采购商/供应商+智能推荐”一体化服务,覆盖 180 + 国家和地区,支持按产品、HS 编码、买家/供应商进行深度挖掘。
什么时候用:当你希望从国内出发、快速生成国外买家名单/供应商名单、用中文界面操作、结合 CRM 自动化的外贸团队场景。
快速上手(实操步骤):
注册 AB 客账号,选择试用或套餐。
在界面输入“产品关键词”或“HS 编码”进行检索。
使用平台的“潜在买家”或“供应商推荐”功能,筛选目标国家、时间范围、交易频次。
导出 XLS/CSV 列表,或直接用平台内建的邮件/电话项链接导入你的 CRM 继续跟进。
使用技巧:国内平台将“海关数据+联系人数据”整合,非常利于外贸团队直接落地开发。但要注意数据合规与隐私规范(避免骚扰、确保目标国家的法律允许此类外呼)。建议仍交叉验证数据准确性。
| 平台 | 主要数据粒度 | 典型价格层 | 适合对象 | 优势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中国海关统计(stats.customs.gov.cn) | 国家/商品汇总(按 HS) | 免费 | 政策/宏观分析 | 官方权威,免费。 |
| UN Comtrade | 国家/商品年度汇总 | 免费(API 有限制) | 长期/跨国研究 | 全球覆盖,历史长。 |
| Panjiva | 企业级提单/交易明细 | 企业价 | 企业级情报 | 覆盖广,智能匹配。 |
| ImportGenius | 美海关提单 | 订阅制 | 针对美国市场 | B/L 细节强。 |
| Descartes Datamyne | 多国提单与申报 | 企业价 | 跨国买家寻找 | 多国覆盖,数据标准化。 |
| PIERS | U.S. waterborne B/L | 企业价 | 物流/港口分析 | US 水运覆盖深。 |
| Tendata / AB客海关数据 | 海关 + 联系人 | 月/年付费/套餐 | 中国外贸团队 | 中文界面、一键开发。 |
| ImportYeti / ImportKey / RevenueVessel | 轻量提单/公司搜索 | 低价 / 免费试用 | 外贸小团队 | 成本低,上手快。 |
(表中“典型价格层”为市场通识:多数商用平台为按用户/API/导出次数计费;免费平台有次数/字段限制。具体以官网报价为准。)
在 ImportGenius / PIERS / Panjiva 搜索产品关键词或 HS(以 6 位或 8 位 HS 为准)。
过滤“目的港/到货时间”获取近 12 个月的买家名单。导出公司名、收货人地址、联系人(若有)。
在 LinkedIn/公司官网交叉核验公司信息;准备一封定制化开发信(见下面模板)。
跟进顺序:邮件 —> LinkedIn —> WhatsApp/电话(若有直线) —> 寄样。
开发信模板(1st touch):简短、价值导向 + 数据点
(用真实提单号/港口/时间做开场容易破冰,但别夸大事实)。
在 Panjiva / Datamyne / ImportGenius 检索供应商公司名,导出其对外出口记录(时间、货量、货值)。
对比其在国内工商登记、信用平台(如天眼查)、社媒/官网的声明。
若在多个平台都能找到持续出货记录(半年以上、稳定买家),则可靠性更高。若只在一个月出现一次,需小心空壳或贸易中介。
用 UN Comtrade + 中国海关统计 拉取目标产品在候选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和近 3 年增长率(UN Comtrade 按国家/商品对比,海关总署可看中国对该国的出货趋势)。
关注进口国的年度进口额、年均增长率、主要供应国份额(Top 3)。若增长稳定且本地替代少,优先入场。
先用免费库做验证,再用付费平台做精细化操作(例如:UN Comtrade + 中国海关做宏观→用AB客海关数据找企业级线索)。
HS 编码很关键:不同国家编码细分不同,建议熟练使用 HS 6 位为主,必要时咨询货代或海关报关员确认。
交叉验证公司信息:同一个公司在不同平台的拼写/别名常见,务必用地址/税号/电话核对。
不要只看“货物描述”关键词:B/L 的文字描述非标准,需配合 HS 或机器学习匹配工具做清洗。
合理使用导出与 API:需要定期监控时选带 API 的付费方案,可接入 CRM 自动化线索流。
数据时效与延迟:部分商用平台更新频率更快(几小时到几天),而官方统计(如 UN)通常按月或按年发布;两类用途不同。
隐私与数据使用:导出并用于营销前,确认目标国家/地区的隐私法(比如欧盟的 GDPR)以免违规骚扰。
单一来源偏误:不要只用一个平台下结论,交叉验证可减少误判(尤其是新供应商或小批量记录)。
预算几乎为 0(研究/选市场):UN Comtrade + 中国海关统计(免费,官方)。
小型外贸/团队(开发线索):ImportYeti / ImportKey /AB客海关数据(低成本 / 中文界面 + 联系人库)。
中大型企业(体系化情报与合规):Panjiva + Descartes Datamyne + PIERS(可做 API 集成、长期监测)。